近日,全國最大的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蕭山環投集團臨江水處理廠30MWp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成功并網發電,標志著集團在“光伏+水務”創新融合模式、打造綠色能源利用發展的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項目位于臨江水處理廠,總裝機容量30兆瓦,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所發電量優先用于臨江水處理廠的用電負荷,剩余電量并入電網。在運營期內,該項目每年可提供約3000萬度的綠色清潔電能,相當于節約近8500噸標準煤,減少近25000噸二氧化碳排放。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新產業之一,這一項目的成功并網,既是集團在綠色能源發展方面積極拓展新場景的生動實踐,也是推動分布式光伏技術在水務領域的應用拓展的有利舉措。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集團下屬光伏公司與蕭山供電協調合作,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從前期勘察、設計,到中期安裝、建設,再到后期并網、運維,每一環節都精益求精,確保光伏發電系統安全、穩定、高效運行。
建設難度大、科技攻關難度大,是該工程的兩大難點。光伏板鋪設面積達149000平方米,其中,曝氣池上方的組件支架采用門鋼結構,最大連續跨度為93.4米;二沉池上方的組件支架采用網架結構,最大連續跨度為196米。不僅是“光伏+水務”工程建設史上總規模最大的網架屋蓋結構建設,還克服了門鋼和網架等多種結構搭建的影響,創造了多個“全國領先”和“全國唯一”。
作為全國最大的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臨江水處理廠30MWp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運用先進的智能控制技術和高效的能量轉換技術,實現了對光伏系統的精確控制和優化,進一步提升了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并構建了“陽光掌柜”遠程智能監控平臺,實時監測光伏電站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確保光伏系統在不同光照條件下高效發電。
逐“綠”而生,向“光”而行。近年來,“光伏+水務”已經逐漸成為推動集團綠色發展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模式,水廠、公建、基礎設施等多種場景紛紛落地。借著“新能源”發展改革東風,2024年,集團在蕭山全區新增光伏裝機并網40兆瓦,兆瓦總并網達到43.4兆瓦,先后完成城南初中、湘湖初中、朝暉小學、南城小學等14所全區中小學和江東水廠、第三水廠、南片水廠的光伏建設提升以及運營工作,后續將加快錢江水處理廠等光伏項目建設進度,建立強化光伏、電網和儲能協同發展機制,進一步推動分布式光伏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聯系人:候經理
手機:18963614580